香港玄學大廣場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stanleyhychi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圍因素] 今年全球股神齊遭殃,未來幾年又如何?

  [複製鏈接]
21#
發表於 2012-8-31 01:43:51 | 只看該作者
基金经理多“跑路” 熊市八卦堪比娱乐圈

随着熊市的持续,机构们也不再是市场的宠儿。8月28日,华夏大盘基金披露了中报,但关注度急降,因为再没有“王亚伟概念股”、“王亚伟隐形重仓股”这样有魔力的字眼。

曾几何时,刚刚“公转私”投身重阳投资的李旭利在一场论坛上放言,该走的都走了,像王亚伟这样还固守在公募基金的“老人”是“变态”,如今王亚伟终于离开了公募,而先行者李旭利却因任职交银基金期间涉嫌“老鼠仓”面临刑狱之灾。

强大的股市需要强大的机构投资者,但为何王亚伟、江作良们一个个挂冠而去?基金公司高管们如走马灯般转换时,巴菲特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出现?

元老纷跑路 公募明星渐绝迹

熊市中,散户可以空仓给自己放大假,但是对于基金来说,因为仓位的要求,必须玩“火中取栗”的游戏。

“最近看了200多家公司的半年报,选择50多家实地调研下,看看下半年能不能挖出几个牛股出来”。林乐(化名)已经是一名中型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但是在兼顾管理工作的同时,调研和分析的强度一丝一毫没有减弱。“这是熊市,还要在市场上混,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上半年公司因为错误押宝银行股,导致业绩排名靠后,林乐的压力极大。

但是已经有人不愿再承担这样的压力了。因为重仓古井贡而一战成名的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是女性基金经理中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前,王炯选择了离开东吴基金。按照她的说法,“真的是太累了,未来也许还做投资,但是感觉很难再适应公募这么激烈的环境了”。

8月行情持续低迷,坐不住的基金经理们越来越多。据天相投顾统计,8月份以来公告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已达25只,涉及16位基金经理,其中辞职11人,辞职比例达到了68.75%,创年内新高。

熊市中,矛盾更容易被激化,此前10多年累积的弊病开始爆发。据有关统计,2008年以前成立的60家基金公司,已有近八成创业老总离职,其中又有超过八成的离职老总干脆退出了公募行业。今年,博时基金原总裁肖风过档万象集团和华夏基金原总经理范勇宏退任副董事长更是引发行业巨大震动。

肖华、王宏远、王贵文、江作良、吕俊、江晖、莫泰山、杨锐……当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公募明星选择离开或隐退时,公募基金开始平庸。

业绩伤不起 明星私募纷纷转行

业绩排名的压力、激励的失位、投资的限制……以上种种在公募基金中的不爽,在私募中并不存在。私募,成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转型的下一站。目前正在修订的《基金法》明确指出,把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这意味着,这个曾经游离在正规监管之外的机构群体被正式接纳认可。

但“公转私”,这一看上去很美的游戏,却遭遇了2008年至今熊市的残酷,让先行者们尝到了苦果。

不久前,一则消息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曾因大牛市中豪赌国航而功成名就的明星基金经理王贵文,成立私募隆圣投资后,在大熊市中“伤痕累累”,最终选择了离开。

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亏损严重触及清盘线遭遇信托公司强制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数量也在急剧增多。其中不乏一些“私募大佬”的身影,除了王贵文外,还有华夏聚富的赵笑云、聚益投资的汤小生、世通资产的常士杉、红山投资的李雅非等。广州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在2009年曾经问鼎阳光私募冠军,但3年下来,新价值旗下已有9只产品跌破0.5元。

相对而言,业绩的滑坡和持有人的斥责只是工作上的压力,而对于李旭利来说,面临的却是牢狱之灾。

公募明星们纷纷“私奔”导致的人才严重流失,监管层加大了对离职人员的审查,开始追究“原罪”。因在任交银施罗德基金期间,涉嫌“老鼠仓”,李旭利一案今年6月12日在上海市一中院正式开庭审理。李旭利曾不无悔意地说,“本来就是想做点事业,挣多少钱其实我根本看得很轻的,现在搞成这样,一场悲剧收场”。

熊市多八卦 堪比娱乐圈

有人戏称,现在的娱乐圈堪比投资圈,明星们都在充电投资不亦乐乎;现在的投资圈堪比娱乐圈,“约炮”打架丑闻此起彼伏。

随着“钻石底”的失守,机构人士们对行情也越来越失望,无心看盘之下,一系列让人大跌眼镜的怪事也开始浮出水面。

8月10日,先后有网友爆出上投摩根的已婚基金经理在网上约炮,照片名字电话均被其约的姑娘曝光;国金证券前往中海基金路演银河磁体,双方意见不合,大打出手,这两则消息成为业内笑柄。更有好事者做出对联,上联“基金经理陌陌约炮被曝无颜见江东父老”,下联“券商猛士路演砸场全屏放三国无双”,横批“贵圈真乱”!

券商和基金之间曾是好兄弟,但这种利益之盟在熊市中也被打破了。除了上述路演闹剧之外,利益天平的失衡也给矛盾埋下了伏笔。

评论:

需要中国版“巴菲特”

在中国股市不断挑战3年多来新低,2000点岌岌可危的时候,美国股市已经开始挑战新高。美国股市能成功走出金融风暴的洗礼,除了有苹果这样伟大的创新型企业之外,巴菲特这样的领袖级投资明星同样功不可没。

在美国股市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格雷厄姆、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超级明星,其中巴菲特因为对价值投资炉火纯青的运用和高尚的人格,更是被投资者们视为灯塔。在次贷危机中,他果敢地抄底高盛和GE,无疑也极大地鼓舞了市场信心和人气。

可惜的是,中国股市20多年的历史上,也出现过曾经喧嚣一时的明星,但可惜最终都昙花一现,不是跳梁小丑,就是悲情英雄。培养不出强大的投资机构、诞生不出伟大的投资领袖,中国股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脱节,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为稳定市场,减少暴涨暴跌,鼓励长期投资,是监管层大力扶持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本义,但实践证明,中国公募基金业在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并没有扭转反而加剧了股市暴涨暴跌。试想,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如跑马灯般变换的机构,如何能践行长期投资?就像华夏大盘中报所显示的,王亚伟投资的股票,已经被现任基金经理换掉了八成。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15年来,有个症结始终无法解开:一个以专业人才为核心的行业,资本却掌控着绝对话语权。在公募业相对收益排名的考核机制下,基金经理难以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无法主宰自己的职业生命。而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所普遍采用的员工持股通过激励相容制度安排,使得股东、管理层、员工乃至基金持有人之间保持了高度的利益一致性,而中国公募基金目前的制度设计,确实难让基金经理们当成“一辈子的事业”。

中国股市出不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出现不了巴菲特,这是管理层和投资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们看到正在进行中的基金法修改,以及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鼓励,都是对当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困境的反思。例如新版的基金法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提出员工持股、公司组织形式从契约型放宽到公司型和有限合伙型、基金从业人员可以炒股等等。但这些好的做法,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还值得观察。

我们期待监管层能以更大的智慧来审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现状,在鼓励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同时,加速培养国内的优秀机构投资者,在不久的将来,能出现中国版的巴菲特,这是股市之幸,股民之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術數程式按此】

GMT+8, 2024-5-16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