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玄學大廣場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6|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命理】[轉貼]命理相關的中醫知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5-11-16 22:3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五臟

1.藏血
《靈樞.本神》篇說:"肝藏血"。這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
人體內各部分的血液,常隨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其血流量。當休息和睡眠時,人體
各組織器官的血液需要量減少,大量的血液便儲藏於肝。當勞動或工作時,人體各組
織器官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臟便輸出其貯藏的血液,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王冰在
註釋《素問.五臟生成篇》關於"故人臥血歸於肝"時指出"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
行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肝主血海故也。"正是說明肝具有藏血和調節血量的
功能。
由於肝臟具有調節血量的功能,所以人體臟腑組織各方面的活動,都與肝臟有密
切關係。如果肝臟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會影響人體正常活動,同時也易致血液方
面的病變。例如肝血不足,可常見兩眼昏花、視物模糊、筋脈拘孿、屈伸不利,婦女
月經量少,甚至經閉等證。若肝氣橫逆而不能維持藏血作用,則可見吐血、婦女血崩
等病變。
2.主疏洩
疏洩,疏通暢達的意思。肝主疏洩,指肝具有調節情志和協助消化的功能。古人
認為肝屬木,其生理活動應似樹木的舒展自然,升發暢達。它既不應抑鬱,也不宜亢奮
,而應保持一種活潑自然的生機,故有"肝喜調達而惡抑鬱"之說。其疏洩功能主要表
現在:
調節精神情志
人的情志活動,除了由心主管外,肝臟在某些方面也起調節作用。在肝氣疏洩正常
、氣機調暢的情況下,則人體氣血和順,心情舒暢。若肝失疏洩,氣機不條,就可引起情
志活動的異長變化,表現為抑鬱或亢奮。肝氣抑鬱,則見胸脅脹滿,鬱鬱不樂,多疑善慮
,甚至自悲欲哭;肝氣亢奮,則見急燥易怒,頭脹頭痛,失眠多夢等症。反過來說,如果外
界的精神刺激過甚,引起精神抑鬱,又常可導致肝的疏洩失常,而出現肝氣鬱結,氣機不
調的病變。
促進消化吸收
肝的疏洩功能可以調暢氣機,促進脾胃之氣的正常升降,以利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並與膽汁的分秘有關。如《脈訣刊誤》說:"膽之精氣,則因肝之餘氣溢入於膽。"所以
,肝之疏洩作用,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條件。如果肝失疏洩,則可影響到脾胃
的消化和膽汁的分秘、排泄,出現胸脅脹滿,噯氣、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肝胃不和
或肝脾不和等證。若影響到膽汁的分秘,則可出現黃疸。
3.主筋,遺華在爪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之合筋也。"《素問.痿論》說:"肝主身之筋膜。"
《素問.上股天真論》說:"丈夫(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都說明肝與
筋有著生理、病理上的聯繫。筋,是一種附著於骨、關節、肌肉,並主管四肢關節
運動的組織。爪,即指甲,是筋的外露部分。肝主筋,是指筋有賴於肝的精氣的滋養
,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散氣於肝,淫氣於筋。"肝的精氣充盈,則筋
的活動功能正常,四肢關節運動自如,指甲堅韌有華。如果肝的精氣不足,筋失所養
,就會出現筋軟無力,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若熱傷津血,則可出現四肢抽搐,甚
則見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的"肝風內動"之證,《素問.至真大要論》所說:"諸風掉
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都屬於這種病機。
肝的精氣盛衰,關係到筋的運動,同時也影響到指甲的榮枯。如果肝的精氣不足
則指甲色枯不澤,甚至變形或脆裂。
4.開竅於目
《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這是說目與五臟六腑都有內在
聯繫,但主要是肝。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肝開竅於目",《靈樞.脈度》篇說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如果肝的陰血不足,則兩目乾塞或視物不清,
甚至夜盲;若肝經風熱,則目赤腫痛;肝陽上亢,則頭目眩暈;肝風內動,則目斜上吊等。

心[附  心包絡]
1.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
   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是臟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它統帥各個臟器,使之相互協
調,共同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活動。《靈樞.邪客》篇也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
也。"都肯定心在臟腑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心主發生病變,則其它的臟腑的生理活動
也會出現紊亂而產生各種疾病,故《素問.靈蘭秘典論》又有"故主(心)明則下安,主
不明則十二宮危"的論說。
   神明,即是指心(思維活動器官)在正常情況下,具有思考、分析問題和辨明是非
的功能。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心主神明的
功能正常,表現為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如果一但發生病變,則可出現心悸
、失眠、多夢、健忘等心神不寧的症狀,甚則煩亂、譫語、神志昏迷,或善悲、喜笑
不休等證。
2.主血脈,其華在面
   《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脈,是五體之一,其作用是包裹血液,使之
循著一定通道,周流全身,以營養四肢百骸。正如《靈樞.決氣》篇說:"壅遏營氣(
血液的組成部分,這裡指血而言),令無所避,是為脈。"心主血脈,主要指心有推動血
液在脈道內運行的作用。這種推動作用,又是心氣功能的體現,《素問.平人氣象論
》所謂"心藏血脈之氣"即指心氣而言。所以,只有心氣充盛,血液才能在脈道中運行
不息,以供應全身的需要。由於心、血、脈密切關聯,面部脈管豐富,所以心氣的盛衰
,可以從脈搏的變化和面部的色澤的表現來反應出來。如心氣旺盛,則脈搏和緩有序,
面色紅潤光澤;心氣不足,則脈虛或細弱,面色蒼白無華;若心氣虛弱,則可導至血行無
力,心血瘀阻,出現胸悶、心痛、心悸、面色青紫、脈澀等證。故《素問.六節藏象論
》說:"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3.開竅於舌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心,在竅(指體表的孔竅)為舌",《零樞.脈度》篇
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能知五味矣"。都說明心與舌在功能上密切相聯。從經絡聯繫
上看,心經的別絡上行於舌,故心氣、心血通過經絡而上榮於舌,心的生理、病理也可
從舌上反應出來。心的功能正常,心血充盈,則舌體柔軟紅潤,活動自如,味覺靈敏;如
心血不足,則舌侃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於 2005-11-16 23:14:11 | 只看該作者
醫易同源~
3#
發表於 2005-11-16 23:19:21 | 只看該作者
失眠時睇 一流...嘻嘻..謝謝jenny姐姐分享
4#
發表於 2006-2-5 01:54:39 | 只看該作者
我正想要些這類的知識, 謝謝!
:bm05
5#
發表於 2006-2-5 09:35:33 | 只看該作者
看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術數程式按此】

GMT+8, 2024-6-2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